清流雙月刊 NO.27
80 清流雙月刊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粽子,古代又名「角黍」,是一種用 菰葉包裹黍米的食品。端午節是農曆 5 月 5 日,農曆 5 月之後天氣開始熱了,民間 有句諺語「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 不安寧」,所以 5 月也被認為是 「毒月」。人們為避毒及趨毒, 便有懸艾草、飲雄黃酒、掛香 包等習俗,另為祈求平安, 就製作角黍祭神,以祈求神 明庇佑,故衍生出端午節吃粽 子的傳統。 南北粽子大 PK 臺灣粽子分為「北部粽」與「南部 粽」,「南煮北蒸」為最大區別。北部地 區大都以竹子乾葉(桂竹葉)來包裹粽子, 外觀為棕黃色澤、略帶斑點,常見的餡料 為蝦米、紅蔥頭、香菇及五花肉等,內餡 粒粒分明味道香濃且有咀嚼感。南部民眾 則喜歡用麻竹葉或月桃葉,外觀是綠色具 特殊香氣,常用餡料為豬肉、香菇、魷魚、 栗子及蛋黃等,用料變化較多且豐 富,口感較粘稠軟爛,能突 顯食材的原味。不論「北 部粽」與「南部粽」, 均有不少死忠的擁護 / 茴薌農園 林 怡 端午節是華人三大傳統節日之 一,人們利用不同植物葉片來包製 粽子,內餡也依各地傳統及喜愛而 有不同;蒸煮時,粽子會散發出葉 子香氣,滿街飄香。 話粽子 月桃(左)和麻竹(右) 的葉子常被南部民眾取 來包粽子。 飲膳札記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