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雙月刊 NO.28

32 清流雙月刊 蝙蝠真正帶的病毒中最有威脅的是狂 犬病毒,雖然全球每年平均有 5 萬多人死 於狂犬病,但僅不到 1% 是由蝙蝠傳染, 且僅限在新大陸。因此簡單來說,在世界 上大多數地區,尤其是臺灣,蝙蝠很安全, 對我們的健康並不構成特別威脅。 只是要 記得,蝙蝠也是野生動物,為保障彼此安 全及避免干擾,不論對任何野生動物我們 最好也要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避免 直接接觸 。 看似神秘飄忽,實則是生態幫手 既然如此,蝙蝠為何容易招惹這諸多 指控呢?這可能與社會大眾長期對蝙蝠的 偏見有關。像是蝙蝠晝伏夜出,夜晚飛行 時飄忽的身影,原本就帶有些神祕色彩。 白天休息時為了避開天敵干擾,常利用一 些蟲蛇出沒的洞穴、陰森的廢墟或隱蔽的 樹洞等人跡杳然處做為棲所,又更容易讓 人產生危險與恐懼的聯想。蝙蝠為克服夜 晚無光的環境,演化出類似聲納的精確回 聲定位能力,代價則是在我們看來相當怪 異的長相(例如特化的鼻葉與耳朵)。 蝙蝠在許多傳統文化中,也常與陰森 恐怖甚至邪惡等負面形象連結。近代出現 的吸血鬼故事,讓這樣的形象更鮮活與深 化。漢文化以「蝠」代表「福」,視其為 福氣的象徵反而是少數。事實上,蝙蝠對 人類有很大益處。牠們能幫助植物授粉、 傳播種子,也可抑制大量的農業害蟲,不 論在維持生態系平衡,或是減少人類農業 損失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當蝙蝠數 量減少,牠們提供給人類的生態服務也會 跟著減少。 多年來,病毒學家投注在蝙蝠身上, 尋找病毒的努力遠高於其他動物類群。因 此找到的病毒種類自然也跟著增加,這樣 的結果不免又加深了既有的偏見 。這或許 也與蝙蝠的研究工作上,易於大量捕捉及 臺灣小蹄鼻蝠,我國特有種,屬於蹄鼻蝠科,其相 貌因回聲定位的需求而高度特化。這科的蝙蝠有許 多是穴居性,棲所固定,常群居。過去在大陸的多 種其他蹄鼻蝠身上曾發現類似 SARS 的病毒。(圖 片來源:作者提供) 新冠疫情啟示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