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雙月刊 NO.29

84 清流雙月刊 如夢似真,始終縈繞於懷地,是伊人 柔情迷離的眼眸。 2008 年夏天,赴太平山翠峰湖進行例 行生態調查。正在湖中採集樣品時,遭遇 午後突發的陣雨,全身濕透。懊惱之餘, 卻捕捉到自然界的幾分縹緲神韻,遂將狼 狽寫造,串連到學術研究的顛躓、生涯體 驗的深刻焦慮,湊成三段類似歌詞的作品。 當時費了一大把勁,卻想不出適當的標題, 只得用了個俗不可耐的〈湖之戀〉,投稿 到我最喜愛的《秋水》詩刊。 宜蘭縣太平山翠峰湖,是車輛可到達 的少數高山湖泊之一,當然也就難逃被糟 蹋的命運。多年前,有人在湖裡放養魚類, 對於湖泊生態造成嚴重衝擊。水草幾近被 吃一空,原本棲息在湖中的水族和湖畔的 兩棲爬蟲遭致浩劫。不只是翠峰湖,臺灣 許多湖泊亦有類似的狀況。民眾甚至公務 機構欠缺正確保育觀念的放生行為,是有 情?還是對於自然生態的無情?湖泊的原 始面貌不再,猶如清秀佳人的朱顏已改, 令人不勝唏噓。 多年以來,伴隨著湖泊生態的研究, 思緒不斷發酵。恍然驚覺,原來這篇作品 最適當的題目,就是「秋水伊人」。忝為 《詩經.秦風─蒹葭》的「所謂伊人」, 註解現代科學版難圓的傾慕。「在水一方」 令人難以捉摸的特性,豈不就正是費盡心 思追尋,躊躇拼湊卻始終 無法盡窺全貌的高山湖泊 生態? 許多詩人前輩主張: 詩可寫,但不宜解。其間的 道理,正如同魔術師在獻藝 時,並不作興自行拆穿戲法 本身的玄機。基於研究科學 追根究柢的職業毛病,我卻 總是千方百計,試圖讓別人 瞭解我發現了什麼,想要表 達什麼。一再自行剖析詩文 結構,也在於檢測當中的邏 輯盲點,以便提升寫作品質。 翠峰湖是臺灣面積最大的高山湖泊,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環繞湖邊 的是砍伐後重新種植的檜木林。翠峰湖並無地表的出水口,枯水期湖面水位下 降,湖泊中段窄處更加內縮,越發展現葫蘆型,玲瓏有致的窈窕身段。 詩話生態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